国家安全部记者了解到,如今,随着数字化办公的普及,手机已成为工作沟通的重要工具。各类手机通讯及办公
国家安全部记者了解到,如今,随着数字化办公的普及,手机已成为工作沟通的重要工具。各种移动通讯和办公软件因其即时性、便捷性而广泛应用于办公场景。但也可能导致机密信息突破物理保护边界,进入数字通信网络,隐藏泄密风险,成为国家安全隐患。危险的“破窗时刻” 即时通讯工具的隐患是信息泄露。有公开案例显示,某县教体局收到省委密级文件后,将局长的指示下发至各学校执行。为了实现快速沟通,局办胡二号将文件全文拍下来直接发给了g每所学校的校长小组。某学校张校长在没有仔细检查文件内容的情况下,将照片转发给学校教师工作组,导致该文件立即传播到多个群组,造成泄密。案发后,胡某、张某均受到纪律处分和政务处分。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全风险。有公开案例显示,某机要单位办公室主任孙某为了工作便利,对机要文件进行非法拍照,并利用科技识别小程序将其转换为电子文件。众所周知,他使用的小程序会自动将这些机密内容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上。当Sun以为自己的操作是秘密的,“只要删除本地文件就万事大吉”时,MINI程序开发公司的员工居然将机密文件打包出售。事件发生后,我们的涉事员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孙某因严重违反保密规定受到严惩。朋友圈里的“定时炸弹”。有公开案例显示,市机关新任干部江某在参加市委会议后,为表明自己公务员身份,擅自拍摄会议收到的秘密文件首页,并上传至朋友圈。虽然10分钟后在领导的指挥下该图片立即被删除,但好友的截图被保存并传递,形成传播链,导致泄密。随后,江泽民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12全文2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