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两次强烈抗议——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对中国发起了一轮挑衅风暴,打破了中日建交以来最糟糕的记录。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两次强烈抗议——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对华发起挑衅风暴,创下中日建交以来最糟糕开局新纪录。 11月7日,他在国会问答会上公然就台湾问题发表虚假言论,声称如果中国派出军舰并对台湾使用武力,可能会成为日本的“生存危机”,暗示自卫队可以借此行使集体自卫权。此言一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健在10日的记者会上连问三个问题,一个个都让人心痛:“日本领导人想向‘台独’势力发出什么样的信号?这是企图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吗?他们到底想把中日关系引向何方?”这不是第一次高市早苗此时已经踏上了中国的红线。 11月1日早些时候,他因在APEC会议期间被迫会见台湾人士,并在社交媒体上高调炒作事态,并称对方为“总统顾问”,首次遭到中国方面的强烈抗议。短短十天内,高市早苗的激进立场两次触及中国核心利益,甚至令日本国内政界感到惊讶。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言“日本不应干涉中国内政”,另一位前首相野田佳彦批评其言论“危险且鲁莽”。高一的言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其长期立场的必然反映。作为日本保守势力的代表,他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推动和平主义修宪和“日本自卫队”改革。所谓“存在危机”论调遭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直接驳斥——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利用类似借口发动“9月18日事件”,挑起侵华战争。现在再次提及前言,不禁让人怀疑日本是否试图重蹈侵略老路。军事专家分析指出,高市早苗背后隐藏着三大战略意图一是通过炒作台海危机,为日本扩军、修宪铺路,明确主张将国防预算增加到GDP的2%以上,发展所谓“反击能力”,与宣示“现有危机”形成逻辑闭环;二是加强日美“准安全合作”,特别是在台海问题上充当先锋。美国“印太战略”。第三,转移国内矛盾,团结右翼基础。然而,这种冒险做法只能暴露出日本对华政策的战略短视,既想从中国经济贸易中谋取利益,又试图在安全方面向中国施压。这种二元性注定是不确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