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特朗普曾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然而半天之内,他就改变了语气,派出工作人员与中方联系。
此前,特朗普曾威胁要对中国商品“从100%”征收关税。然而,半天之内,他就改变了语气,派工作人员与中方联系,声称不想打贸易战。反复出现的好奇心:特朗普最初的威胁是什么?为什么要迅速采取妥协?特朗普突然提出征收100%关税,是因为中国罕见的出口管制触动了他。 10月9日,中国发布62号公告,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性材料制造等成套技术纳入出口管制。就连奉献线路和维修技术的奉献也受到严格限制。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特别沉重的打击,因为其 20 种基本稀有矿物的 85% 至 90% 的精炼能力都依赖于中国。高科技、军工等领域都离不开稀有土地。例如F-35战斗机发动机、激光武器基础部件、电动汽车等一旦中国严格出口技术,美国几乎不可能建设生产线。特朗普原本希望通过加征关税向中国施压,认为加征130%的关税会迫使中国做出让步。但此时,与大豆或葡萄酒不同,稀有土壤没有替代品,美国公司的发明可能需要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断供,AMD、英伟达等芯片公司就会停工,军工订单就无法完成。加税已经成为一种自残行为。威胁发布几小时后,白宫就在寻找办法。商品部长格里尔改变语气,表示“无意打贸易战”,并强调希望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关系”,但没有提及特朗普威胁提高税收。背后是美国的真实压力es不能携带。加税一出,当天美国股市就有超过7000亿美元被清仓,道琼斯指数跌超600点,纳指跌2.6%。上次关税战给伊利诺伊州大豆种植户造成损失,大豆出口下降39%,加州葡萄酒出口下降30%,威斯康星州啤酒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停业。如果征收很多税,类似的行业就会彻底垮掉。此外,62号公告不仅限于原材料,还涉及钐钴、钕铁硼磁铁的制造技术。美国虽然有矿产,但无法独立制造。加税将使美国企业更加难觅地盘,造成“自残闭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