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和好友邓稼先
10月18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和好友邓稼先的人生轨迹就像两条奔腾的河流,最终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汪洋大海。在他一百岁的一生中,从西南联大的战争岁月到他在清华大学的最后几年,“爱国”二字贯穿始终。 2021年,在百岁生日庆典上,杨振宁深情回忆起邓稼先写给他的一封信,回应邓稼先当年在信中所写的“望人长寿,万里同程”。杨振宁道:“贾显,通过‘同道’,我明白了您所说的‘爸爸’的意思。这五十年来,我相信您也会对我的努力感到满意。”杨振宁和邓稼先一起长大。他们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并获得学士学位西南联大校友。毕业后,他们前往美国深造,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1971年,杨振宁乘机返回新中国访问,成为第一批访问新中国的美国著名华裔科学家之一。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培源表示,杨先生在中美科学家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访问结束返回美国前,杨振宁向前来探望的邓稼先询问外国人是否参与了中国原子弹的研制。请示后,邓稼先澄清没有外国人参与,并直言自己参与核武器研究。邓稼先以“做惊天动地的事情,让名人隐姓埋名”的坚持,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力量;杨振宁帮助中国人民增收他们对他“站在科学科学顶峰”的成就充满自信。此后,杨振宁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青年赴美留学,利用自己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搭建交流平台,设立奖学金和资助项目,支持中国青年学者出国研究。这些举措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科学家和人才,也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